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展停滞,王耀似乎找到了原因,与文脉无以为继一样。
在当年那么艰苦,没有钱,没有支援,没有资料的情况下,能够研发出震动世界的两弹一星,在如今多国建交,资金充沛的现在,却还没有跟上世界军备的第二行列。
当年李政道回国探访,总理委婉的希望他能够从国外邀请一些教授来龙国担任教师,但是李政道十分不解,因为他是从还没有科学的清廷民国时期过来的,那时能够培养出她和杨振宁以及邓稼先等人的华夏,如今竟然需要到外面邀请教师?
他反问“为什么要从国外请,我以前的许多老师,他们的科学造诣不亚于国外的著名科学家,比如我的老师束星北..。”
当时从叶企孙那一代科研工作者算起,洋务运动之后外出留学的归国后不到二十人,之后建立了以清大物理系为首的科研基础,培养了杨振宁和钱学森等科研工作者,有没有归国的,也有归国的,在建国初期,人数大约有四百人左右。
三十年时间,叶企孙那一代人培养出了近十倍的科研学者,让华夏从对西方科研一无所知的环境,建立了一个可以有能力单独搞科研的基础队伍。
按照这个比例,一个老师在二十年间可以培养出二十位优秀的科研工作者,还是在环境艰苦,对科学一无所知的环境下,那么经历了近六十年期间,国内至少应该能够培养出两万余科研精英,多余千名的院士级别的人物。
但是到如今,在大力支持科研人才培养的情况下,依旧不足两万精英,在籍院士五百余人。
似乎除了青年人才之外,院士精英没有太大的增长,怪不得七十年代李政道和杨振宁回来时,总理希望能够多从外面请一些教授回来。
也许从那时,总理就已经看到,未来的很长时间,国内的科研都要从国外请专家,买专利了。
差一步,就步步跟不上了。
因为在那场十年风波中,那所华夏最高的科研学府内,不幸遇难了两百多名精英学者。
“在想些什么?”启功先生的声音唤醒了王耀。
王耀回过神,笑了笑“没什么,在想自己能做点什么。”
“你做的,已经够多了。”启功先生意味深长的叹息道,王耀的所作所为,他都是看在眼中的,欣慰又担忧。
“还远远不够。”王耀眯着眼笑“趁着我还年轻。”
启功先生沉默了一下,没有多说什么“大先生最近在写回忆录。”
王耀一怔。
“相信是大先生的回忆录,将会是近代史上最重要的一笔文献。”启功先生笑道“好好先生的笔记,我们也彻底整理好了。”
“太好了。”王耀笑道“这样我在搞创作的时候,就有新的工具书能用了。”
“但是里面的东西,多是不能用的。”启功先生笑了笑。
“在这里不行,在别的地方可以。”王耀笑了笑“当百年之后,那些留下了的东西,终究会回到这里。”
启功先生微微皱眉,点点头“有道理。”
之后又忍不住说了一句“国外,也没有你想象的那么自由,但是可能会轻松一下。”
“老师的回忆录什么时候写?我想为老师拍一部自传。”王耀没有回答,转移了话题。
“我这一生有什么好拍的?”启功先生笑道“无非是写字和度日,两件事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