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崇祯五年十二月初五,在宁远城内国防军设立的联络处,关宁边军的监军、御马监掌印太监高起濳,发电报给大沽口的高养性,以测试观看电报的通信能力。电报的内容是:
“询问高养性,何时回京?”
通信排长照此写出电文:“大沽口,仓库,高公公收。何时回京?发电人:关宁监军高。”
这个电文写的没有问题,高起濳点了点头。电报机已经开机,于是就滴滴答答的发了出去。
看着这些忙碌的身影,他还是什么也看不懂,等待电报回复的时间,他又到院子里转了转,实际上他是在想心事。
这里到大沽口有六七百里,八百里加急快骑传驿也要一天,往返要两天,还不知道要跑死几匹马?这个通信有那么快吗?这不是成了神?
其实电报通信大明很多人都知道,特别是朝堂上的大臣都知道这回事。高起濳这等人,平时的心思都用到歪道上了,你就是告诉他,他也是左耳听右耳就冒出去了,那里会上心思?今天要不是闲来无事,加上好奇,他也不会关心这种事。
正想着心事,那个排长递过来一张纸,说是回电。
他拿过来一看,大吃一惊,这个通信是真的!
回电的内容是:“高公公收。公事未了哪能回京城。公公的寿礼已经派人送出,不日即到。大沽口仓库,高。”
派出的太监哪有回京城的日期?皇上不下令召回,他就得老老实实的在那呆着。年关临近,他们没有家,在那里过年都一样,自然提不到回京的事情。还有寿礼,外人谁知道自己的生辰?他高起濳还没有到魏忠贤那个份上,他的生日别人很少知道,所以这个电报的确是高养性写的,通信的快捷是真的。
这么好的东西......他开始动了歪心思。可是国防军也不是好招惹的。怎么办?
逼着国防军迁移联络处?
于是他问道:“联络处仅此一处吗?山海关为什么不设?”
每人回答,因为没有人知道,他像是自言自语,没有点名问谁,当然没有人多这个嘴。
高起濳指着张弘谟说:“咱家在问你,你说!”
太监的脾气来了。
张弘谟说:“末将不知。”
“如果有需要送到锦州的消息怎么办?”
“末将已经得令,如果有关别处的公文,会立即快马传送,到锦州不过150里,一个多时辰就送到了。”
“到山海关呢?”
“到山海关也不过250里,最多两个时辰也送到了。”
那就是说除了宁远,别处根本就没打算设联络处。这就是高起濳问话的目的。
“你去给觉华岛上的国防军总兵官传令,这个联络处迁移到山海关,明天随我一起走。”
说完头也不回的走了。
不知道他想过没有,觉华岛上的国防军并不归他管,他有什么权利发这个命令?人家能听吗?
这就是朱大典父子得到的情况。
这个情况一般,处理也容易,但是为什么惊动了朱大典,又惊动了朱万化呢?因为朱大典的处置不简单——他要杀高起濳!而且不是杀一个,还捎带着杀掉大沽口仓库监督税粮的高养性,和龙口的盐政监管太监郝纯仁!
这个时候的高起濳还列不出多少罪行,他要迁移宁远的联络处,根本就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这要是换了孙承宗(现任都师),朱家会顺利地把联络处移到山海关。
朱万化是怕麻烦的人,万事求稳,因此,他给朱大典的电报说:
“现在的高起濳挑不出来多少毛病,也就是骄狂一点,得罪了不少军官而已,杀了他恐怕不能服众,影响我国防军的形象,父亲是否重新考虑一下?”
当然这些电报都是使用最高级的密码,避免泄密。
虽然很多事情尚未发生,但是他们父子都是知道历史上的高起濳干了多少坏事,这些事情就不必提了。
朱大典的电报说:“现在历史已经变化了,历史上的坏事他干不了了,这就使得未来成为未知,那么高起潜还能干多大的坏事?的确谁也不敢说。为了防患于未然,必须杀掉他,以免他日后悔,谁让他送上门来了呢?我们杀宦官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叫好,即便嘴上不敢说,心里也会痛快,因为这些宦官太招人恨了,只能提高我国防军的威望,不会有损害。”
朱大典不但看过明史,也看过清史稿,他还在电报里简单的叙说了后世清朝末年,山东巡抚丁宝桢杀安德海的故事,
安德海是慈禧太后面前的大红人,想找个由头出去逛逛,抖抖威风,结果走到山东,让丁宝桢抓住,一刀宰了。
丁宝桢杀安德海列出不少罪状,其实最主要的还是宦官不得干政。清朝有这一条规矩,大明朝也有这一条规矩,但是大明的皇帝们谁也没有当一回事,可以说都犯了这一条律法,宦官给大明朝带来了太大的损失。一个王振,一个魏忠贤,都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祸国殃民的太监。因此,清朝定鼎中原之后,头一个皇帝顺治,就做了一个铁牌子,立在宫里,上面的文字就是宦官干政就是死罪。客观的说,大清朝基本上遵守了这条规矩。
明朝的朱元璋同样也在皇宫里立了这样的铁牌子。
丁宝桢干的这件事大快人心,因此后世演绎出不少添油加醋的故事,最精彩的就是“前门接旨,后门斩首”。
说的是京城的慈禧为了救出安德海,八百里加急发来圣旨赦免安德海。在最紧急的时刻,圣旨到了。丁宝桢跪在前门接旨,圣旨宣读完毕,丁宝桢高喊:“臣丁宝桢...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