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时间进入了八月,河南的大地上秋收已经过了,丰收是说不上的,但是比去年强。当然这是一般而论,南阳府的收成就比去年差远了,农牧场的二十几万亩土地今年撂荒了,其他的田地也因为没有浇上水而普遍减产,还有一些战乱地区也受了影响。
国防军独立一团已经回到了农牧场,正在收拾残局恢复生产,特别是修复水库、水泥厂、矿场,力争能够进行一次充足的秋季灌溉,把冬小麦种好。他们还要派人到河南各地去招募农工、佃户,单纯的劳动力就需要两万多人,再加上他们的家属估计要有六七万人,这些人在明年夏收之前全部需要商品粮的供应。在此之前产出还是有的,主要的是矿场的矿石、水泥厂及其他的小作坊的工业产品、温室的蔬菜和牧业产品。
便利条件就是各个农庄的房屋基本完好,水井、水渠破坏都不严重,只要佃户、农工招募过来,立即就可以恢复正常的生活。国防军部队,特别是武警部队的到达,使农牧场立即回复了安定的秩序,防御工事和哨所也都恢复了,商业网点也恢复了营业。
但是开封的曙光粮店却还没有开门,一方面是因为河南局势不稳,朱家不放心,另一方面是刚刚秋收,河南并不缺粮。
......
乱民军也有一个明显的长处,那就是被打散之后能够尽快的重新聚合,这也是长期磨练出来的本事。乱民军整体军事素质比不上官军,战斗中败多胜少,被打散的情况已经常态化了。所以他们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随时准备下一个聚合之地。被打散了,就化整为零,然后在新的聚合地重新化零为整。
老回回这一股乱民有十几个团伙,他们新的聚集地就在被打散的战场——荥阳的东南方向,许昌的东部,这里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
散乱的队伍聚合是缓慢的,在聚合的过程中,他们会最大限度的减少活动量,以隐蔽自己的行踪,将近两个月的时间里他们又聚集了接近两万人,能自己主动聚集过来的当然都是骨干。而一两万人总要吃饭的,他们一方面节衣缩食,一方面把金银细软的老底拿出来,用和平的手段取得粮食,目的是不要惊扰官府。聚合之后又继续向东南更偏远的地区移动,以远离河南军的主力。到了七月底八月初,经过三个多月,终于有形成了新的力量,地点就在商水到阜阳之间的大平原上,这里已经到了河南省的边界。他们还是保持着蛰伏的状态,耐心地等待时机,生怕暴露踪迹,招来官军的围剿。
历史上李自成进河南的时候,特点就是“独”,独此一家,别无分店。原因是李自成有“远大的抱负”,他要夺天下、要当皇帝,当然容不得别人。老回回想的是吃好、喝好、玩女人,他起码现在没有更远大的理想。这种心理状态的人就比较合群,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所以他是成群打伙的,他的队伍里有名号的团伙就有十几个。
就在这期间,李岩来了。我们以前说过,李岩其人,脑后有反骨,他要是不造大明的反,反而不正常了。猫儿总是找鱼腥的,河南来了这么一股力量,李岩的出现就是必然的。
历史上他投靠李自成的时候,是李自成几乎是光杆司令,进入河南时不足百人,李岩寻到他的时候他也不过是几百人的队伍,可是远远的不如现在的老回回。
这个时候的老回回与历史上李岩投靠的李自成相比,军力、人数上老回回占优。从声望上,老回回仅次于高迎祥那一辈人,比李自成可是强多了。李自成成名、成势那是收了李岩之后的事。所以李岩的投靠老回回那是顺理成章的。
来到河南几个月了,老回回也就听说的李公子,李公子的大名在河南还是有一号的。
老回回马守应在一处民宅中见到了李岩,是不是光脚出迎就不知道了,反正老回回对他是躬身长揖,显得十分敬重。
这都是虚礼儿。
李岩受宠若惊,说道“久闻将军大名如雷贯耳,今日终于得以见面,是在下的幸运,只恨不能早日见到将军。”
俗!开始吹捧了。
马守应说道:“李公子不远千里,前来投我,乃我义军之幸。马某何德何能,能够得到公子的垂青?我义军各部将佐定然会真心欢迎公子!”
你捧我也捧。
李岩说:“将军仁义恩德,宽宏大量,为天下义士所仰慕,今日在下投到将军麾下,实三生有幸尔。”
卖身投靠了!
马守应说:“公子学识超群,宏图伟略,得公子相助,我义军定然克难关、前程辉煌,开一片新的基业。”
那就一块干吧!
乱民的“事业”都是一样的,他们就是流寇的习性,那就是抢光、烧光、携裹民众,可以简称为“两光一抓”,所过地区无不残破。
李岩来了,就开始劝诫各位首领要广收民心,怎么广收民心呢?就是不要抢财物,不要强奸抢夺民女,不要烧房子。这就难了,乱民就是干这个的,这是他们的专业,不抢、不烧、不乐和,那干脆解散算了,还聚在一起干什么?
于是李岩又开始出主意:“杀富济贫!”
这个杀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