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洛阳宫城,偏殿之中。
正在举行常参朝会之后的小朝会。
参与人员很少。
除了李老三之外,就是裴耀卿,张九龄,李林甫这几位政事堂的相公,还有,御史台老大李商隐和尚书省左右丞,严挺之、王维,都是大唐政务的核心人员。
说白了,这就是一帮朝廷大佬,在一块儿商量商量事儿……
李老三正在发脾气。
为啥?
他对张九龄不满。
因为什么不满?
还不是什么时候回长安这点事儿……
李老三想早点回长安,张九龄拦着不让。
这也不能怪人家张九龄。
其实早就商量好了,别看当初给谢直的旨意是让他在十月初一之前准备好一切,其实暂定的天子返京日期,却是十月十五。
明明定好了日子了,李老三却想,要不,早点回去?
张九龄当然不干啊,这是天子返京,又不是老百姓从东屋走到西屋去,哪能那么随便?
两个人就因为这点事情,闹得非常不愉快。
至于李老三为啥又萌生了早点回长安的想法,呃……这个还得说到谢直的身上……
谢直八月十三离开洛阳城以后,一路上如何行事,都有人原原本本地向朝廷汇报,在洛阳,是金吾卫上报,在沿途,是地方官员上报,到了长安城,有是金吾卫上报……这么说吧,谢直带队出洛,途中的一言一行,基本都能原原本本地汇报到李老三的面前,只不过是时间上稍稍滞后而已。
也不多,十多天,
这个时效,要是在后世,黄花菜都能凉了,但是在大唐,那就还真是不算耽误了。
具体到谢直的作为,李老三一看,怪不得张九龄他们这么维护这孩子,这谢直确实是个能臣啊,感情不光会办案,也不仅仅会在金銮殿上顶撞自己,办起事情来,还真不赖!你看这一趟回去吧,既然没有骚扰地方,也把事儿给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最关键的,是,快!
跑的也快,事情办得也快!
仅仅十六天,也就是个正常赶路的时间,人家不但到了长安城,连带着把沿途的行宫都安排了。
传递过来的最新消息,谢三郎已经到了长安城,开始看着边公公和长安留守太监王公公,看着他们整饬长安宫城了。
至于什么砍了十八名出宫办差的宦官,李老三都没当回事。
砍了就砍了呗,谁让他们出宫瞎折腾来着?!再说了,人家谢三郎,在自己面前,都敢“大铁棒子”抡牛仙童,如今到了长安城,那是真正的“天高皇帝远”,又有着“钦差”的身份,还不可劲折腾那些宦官啊?说实话,谢直出洛之前,李老三都做好了长安宦官被砍的心理建设……只要别把边公公和留守太监王公公砍了就行,砍了他俩,没人干活了……
所以,李老三对谢直在长安掀起来的腥风血雨,表现得特别佛系,折腾去吧,能把差使办好了就行……
果然,谢三郎没让他失望。
砍了十八个……不是,把事情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这就不由得李老三不动心了。
原来定的日子,是十月十五……
现在看着,十月初一肯定能完事……
要是能早点回去就好了,因为过了十月初一,可就入冬了……
他之所以想早早回归长安,就是嫌弃洛阳宫城闹鬼……
呃,反正不管真的假的吧,人家李老三,就是这么想的!
在他的认知中,洛阳宫城就是闹鬼,而且一到冬天,就越发得严重!
人就是这样,得陇望蜀、得寸进尺……各种词汇都用说明人的本性,贪婪,天子,虽说是老天爷的儿子,但是他先得是个人,然后才能给老天爷当儿子。
李老三也是贪婪的。
以前,满朝文武同意他返回西京长安,他就满足了,具体的时间,十月十五……行吧,左右不过半个月,忍忍就过去了。
现在呢,由于谢直“出色的工作”,李老三的贪婪就犯了,他想早一点离开洛阳宫城,起码在入冬之后,在洛阳宫城一天都不想多待!
李老三自己盘算着,谢三郎的能力这么强,沿途的行宫,应该也安排得差不多了,有他在长安城坐镇,半个月的时间,整饬宫城应该没啥问题吧,再不济了,他贵为天子的居所,也能收拾出来了吧?
既然这样,不如就……早点回去……?
然后,李老三就跟张九龄说了自己的想法。
你们以前拦着我,不让我会长安,说什么天子一动,仪仗、官员、随从,零零碎碎的,加一块好几万人,虽然是走驿路,却也对沿途州县会造成很大的负担,尤其时间,那是八月份聊的这个事情,当时正秋收呢,各地官员都忙乎着这件事,不好让他们沿途招待,再者说,也怕这好几万人过境,一个不注意,容易踩踏了庄稼……
现在没有这份担心了吧?
今天这都九月十三了,秋收早就完了……而且,谢三郎这一趟差使办得好,肯定能在十月初一之前做好一切准备工作……
我想着,咱们早点回长安吧,赶在十月初一之前!
既然这样的话,你们是不是也应该准备准备了?
张九龄一听就急眼了,想早回去,门也没有啊!
为啥?
秋收是完了,老百姓辛苦一年,总算是能喘口气了。
但是,现在正是各级政府忙乎得要命的时候啊!
县衙门,向所有百姓征税,租庸调,不是粮食、布匹,就是劳役,涉及到数目清点、储藏运输,数据汇总……那真是要多麻烦有多麻烦……
州衙门,等县衙门汇总出来结果之后,汇总归汇总,还得派人去清点,不能下级部门报多少就是多少,好歹得有个监督的过程,一切顺利还好,要是数目不对,或者弄虚作假,还涉及到司法部门的介入……
全国州县都把这些工作弄的差不多了,再上报给户部。
户部统计全国的数字,做好数据分析,上报政事堂。
政事堂再根据全国各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分配,粮食,归司农寺,布匹,归宫中或者户部,劳役,考虑到有没有全国性的工程,如果有,征调……
这还是一般的情况。
要是出点特殊的,比如哪里受灾了,哪里兵变了,还得调动一切资源进行补充……多说一句,这就是史书上常见的那个词汇——调和阴阳!
总之,秋收过后的这段时间,正是全大唐各级衙门最忙乎的时候!
你李老三,想这个时候“搬家”,这不是裹乱吗!?
天子...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