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小孩子不论走到哪里,都那么招人喜欢。同样是风吹日晒,整天在野地里滚爬,但是人家就是晒不黑,白白胖胖的,人见人爱。村子里的新媳妇刚过门,总要找一个男孩子搂着睡觉,为的是图个彩头,开怀就生大胖小子的意思。这个人选,都找那小孩子。
同样的衣服,穿在人家的身上,总也不见脏,总是那么干干净净的。像他这样大的孩子,鼻涕嘴是免不了的,尤其是冬天,天寒地冻的,孩子们往往是鼻涕淌出来了,伸手用衣服袖子一抹了事。时间长了,袖子上、胸口处,总能见到油光锃亮的痕迹,可是在人家这个孩子身上,怎么就没有哪。
孩子长到三四岁那年冬天,街上来了一个卖豆腐的,“梆梆梆”地敲着豆腐梆子,在街上招呼卖豆腐。天寒地冻的,穿着单薄的人们很少出门,又没有多少钱,吃豆腐大都吃不起,所以买卖不是很好。闲心生巧事,看到有一只鸡在蹓跶,卖豆腐的不知怎么练就了一手好功夫,从麻袋里面掏出一粒豆粒,朝着鸡就摔了过去。那只鸡扑棱了几下,就死了。卖豆腐的马上过去捡起鸡来,藏在麻袋里面,挑着豆腐担子就溜走了。
这个过程,三四岁的小孩子看到了,当时话还说不明白,就“跩吖跩吖”跑到这家门里,扯着鸡的主人,手里比划着卖豆腐的敲梆子的动作,嘴里“梆梆梆”学着敲梆子的声音,又比划捡起死鸡,挑着担子走了的模样。开头看不明白,等到一看自己家的鸡没有了,主人就急了,一想孩子比划的情景,心里就明白了,赶紧追上卖豆腐的,讨回了那只死鸡不说,还获得了半挑子豆腐的补偿。这件事情越传说越神奇,一直以来如影随形地跟着小孩子,成了小孩子自小聪明机智的有力佐证。
随着时光的推移,人们越来越觉得天下太平的来之不易,当初的闹捻子,给不同阶层的民众都带来过或大或小的灾难,想到那些为了抵抗捻子而英勇献身的人们,活着的人感到怎么褒奖他们都不为过。谢家庄的谢悟、谢光业牺牲,姑嫂投水自尽,类似的事情在全国范围内还有很多。地方上社会贤达不停地给朝廷写折子,要求追认先烈,抚恤后代。
在这种声浪之中,朝廷决定,大官大臣有较大影响的英烈后代入了朝廷的国子监深造;地方上都有县学,学堂里招收地方英烈的后代入学。
小孩子入学了。入学就得有个官名,念及其祖、父都是为国尽忠捐躯,希望孩子将来发扬舍己为人敢作敢为有担当的家风,先生给取了个名字,就叫谢扬。
小谢扬的入学之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县学里的教谕姓方,是韩城人士,举人出身。原来的学生,都是官宦富贾家中的孩子,很小就开蒙了,教导起来自是省力。像谢扬这样无父无母,吃百家饭长大的孩子,字还不认识几个,怎样教导他学习儒家的典籍?方教谕虽然自封“奉薄俭常足,官卑廉自尊”,无奈也有私心,就找到各种理由为籍口,坚决不收这个孩子。
谢红英是好样的,女中豪杰一个,她亲自把谢扬送来县里,看到这种情况,当面跟方教谕据理力争。方教谕之乎者也的,也不多跟谢红英讲话,两个字,就是不收。
谢扬的舅舅王冠雄还在县城里做买卖,只是已经招赘于卖鞋的于老板家。夫人于氏自小耳濡目染的,学尽了生意人的精明,对于仁义道德这一套,倒不是很上心。王冠雄的外甥前来投奔,做舅母的本当热情招待才是,无奈她抱定了“添一个人多一张嘴”的算盘,深明大义这个褒义词与她没有缘分。
王冠雄毕竟是个男人家,不管夫人态度如何,总是千方百计想办法,安置自己的这个苦命外甥就学。
县儒学里,教谕之外,尚有训导三人。训导虽是辅助教谕的助手,但多数都是本地人,且多为举人、贡生出身,学历与教谕不相上下,因为是由当地首长指派的,在当地都有极广的人脉,因此,在有些事情上面,教谕也不得不让他们三分。正好,王冠雄就认识这么一个姓李的训导,这件事情,来来去去的,就有了眉目。
入学得有吃饭住宿的地方,县学里头不管这些事情。从乡下来的谢扬,不比人家官宦富贾家的孩子,家就在城里,吃住无忧。做舅舅的王冠雄碍于夫人的阻挠,没有开口应承下来谢扬的吃住问题,非亲非故的谢红英,却毅然决定在城里租房子居住,照顾谢扬的上学起居。
上学了,谢扬虽然是天资聪明,但可惜是起步过晚,人家别的孩子都在背《论语》了,他却还仅识“之无。”
方教谕很是瞧不起这个从山村里来的孩子,几次提出终止谢扬的学业。
舅舅王冠雄和谢红英都很着急,可是在学习的问题上,真真是有劲使不上。幸好舅舅做生意,认识几个常用字,每天晚上,待等店铺上板关门,就来到谢扬的住处,亲自教他读读写写。谢红英帮不上别的什么忙,就在一旁烧火做饭,伺候他俩。
经过三个人的共同努力,一个冬天,谢扬就能读能写三百个字了。看到谢扬的进步,舅舅和谢红英心里都很高兴。
**已经进到县城了。当时的官宦人家,富商地主门第,不知怎么就兴起了一种谬误之风:为了拴住自家的子弟,不至于出门胡作非为,就让孩子们抽上了大烟。这样一来,醉心于自家的大烟床,孩子们犯了烟瘾就往家里跑,不至于在外惹是生非。这样的人家,都是殷实之家,不差几个大烟钱的。
谢扬家里没有钱,谢扬的钱,都是姑姑谢红英的。虽说谢红英父亲谢方尊不时地从南方捎回来家一些钱,但是房租饭费,两个人的穿用,总是不那么宽裕。小孩子谢扬不知道这一切,他的心里,和同年同岁的孩子一样,只有耍心一颗。抽大烟是一种时髦,小孩子谢扬也感到好奇,被同学们引诱着,也去人家家里抽过几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