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忠武八都一出许州,就兵分两路。
一路是主力,由主帅杨复光带队,庞从、王建、晋晖、鹿晏弘、韩建五都随行。这一路从许州南门出城,进军路线与杨复光来许州时的路线基本吻合,经临颍、舞阳、方城、南阳,终到邓州。
另一路是偏师,由张寻挂帅,除了忠武二军1200人外,还节制张造与李师泰的两都人马。总兵力超过了三千。这一路从许州西门出城,进军路线经襄城、叶县、鲁山、向城,最后与主力在南阳汇合。
之所以要兵分两路,并非是“分进合击”之策。这两条进军路线,在南阳汇合之前,沿途不会遇到什么敌人。分兵,是因为缺粮。
忠武军在许州只筹集到不足千石粮草。不是周岌不积极,这已经是他的最大能力了。许州也没粮了。这点粮草,只够忠武军吃十余天。也就是说,刚好够吃到邓州。仗还没开打,粮就尽了。
面对这个窘境,杨复光一筹莫展。还是张寻想出了一个办法,叫做“分进筹粮”之策。
这个年月,大军过境,粮草都是在沿途州县抢的。张寻认为,八千人一起走,只能抢一路。如果兵分两路,就能抢两条线。从经过的县城数量上也能看出来,都走方城缺口这条线,只能抢四个县。如果分兵,就能再多抢四个。
当然对忠武军这样的大唐官兵来说,用“抢”字不太合适,应该叫“征粮”。然并卵,在百姓看来,还是抢。
这个办法一提出来,就得到了杨复光的支持。还因为这个献策之功,将张寻从游击将军,连升三级,提拔为定远将军。并把执掌偏师的重任,交给了他。这其中或许也有他那一顿马屁的功劳。
沿途抢粮,张寻心里其实也很挣扎。但是为了能当上邓州刺史,他也只能违心献策。他这个计策,其实不止是为了筹粮,还另有所图。
但他手下却有不和谐的声音,首先站出来反对的就是李暮。
“这么做,和巢贼有什么分别?我们可是官军!”
赵东阳这一次却是支持张寻的,他反驳道:“你说的对,我们是官军。但只是杨复光手下的官军,即便秋毫无犯,百姓也只会念杨复光的好,与我们何干?名是人家的,亏咱自己吃。这种事,不能干!”
“赵秃子,你是怎么当的兵?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你都忘了?你良心让狗吃了?”
“李暮你就是妇人之仁!你丫懂什么?没错!是应该团结群众,是应该赚口碑,但那也要看时候!说白了,现在咱们不过是人家手下的马仔,你给谁赚口碑?幼稚!”
赵东阳的话,让张寻想起了当年范增是如何说刘邦的:“沛公居山东时,贪於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很明显,刘邦给别人打工时,并不在乎自己的口碑,财货美女想要就要。等到他入关封了王,自己说了算了,就换了一副脸孔,装起了“贤主”。
此一时也彼一时,有经无权,那是非要等楚军渡河之后再战的宋襄公;是宁可自刎在家门前也不肯过江东的项羽;是甘愿将祖宗基业拱手让人也不肯实行坚壁清野政策的刘璋。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成不了大事。张寻想成大事。
也罢,就学一回刘邦吧。
为了能让李暮等反对的人好受一些,张寻通令全军,不可杀人,不可侮辱妇女。鳏寡孤独贫病之家,不可逼其出粮。将筹粮的主要目标,对准了沿途州县的府库和富户。
行军第二日,到达襄城县。襄城归许州管辖,周岌早就与当地县令打过招呼。县令早早准备了一百石粮食,骡马三十匹。侯在襄城城外。这点粮食,其实是杯水车薪。但襄城县令礼数周全,又特地送了张寻一匹枣红宝马,极尽逢迎。张寻终于还是没有难为襄城。未让大军进城,只在城外歇息了一晚。至于襄城县令送的宝马,张寻就将其转赠给了李师泰。这货此时骑的还是一匹在农户中寻的劣马。
期间都头契必阿大向张寻告假,要求回乡省亲。契必阿大的家在郏县,就在襄城西北四十里处。他已经一年没有回家了,借这个机会想回去看看。张寻思考了很久,还是批准了。只叮嘱阿大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与人起冲突,因为郏县已经是汝州地界。如果发生纠纷,会很耽误事。其军暂由副都头刘延指挥。
襄城之后是叶县,这里已经是汝州地界,出了忠武军辖区。叶县县令就没有襄城县令那么机灵了。见大军过境,竟然紧锁城门,摆出一个乌龟阵。
赵东阳见到这个情形,心里乐开了花。伸手不打笑脸人,不怕你无礼,就怕你恭顺。恭恭敬敬的襄城县令,用一百石粮食就把他们打发了。叶县如果敬酒不吃吃罚酒,城破之日,收获可就不仅仅是一百石粮食。
赵东阳已经准备好攻城了。张寻却没有同意,而是将一封手谕用弓箭射入城内。手谕是杨复光写的,以大唐天子任命的京西南面行营都监的名义,说明忠武军前去收复邓州的战略意图,要求沿途州县全力供...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