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张寻在利州与王建会饮之时,远在数千里之外的赵州赞皇山上,清泉旁,古树下,亦有两人正在相对豪饮。两人俱是穿着紧身戎袍,用绑带扎紧袖口裤脚,一副猎户的打扮。其中穿着青袍的大概四十岁不到,身长八尺,束发不着冠,虽然胡子刮得干干净净,却并无一丝女气,而是阳刚十足,英气勃发。另一个则穿着红袍,比青袍者年纪小个三四岁的样子,披散着头发,留着短须,一看就是胡人打扮。论身形,甚至比那青袍者还要魁梧一些。论长相,竟比青袍者还要俊朗。
只见那红袍者捧起酒葫芦,一仰头,咕咚咚几大口,就喝干了大半壶。青袍者见了,大声叫好道:“李将军果然好酒量!赵某实在是佩服!”
原来,这青袍者就是昭义军节度使赵东阳。而那豪饮的胡人,则是李克用的义子李存孝。
不过此时,李存孝已经与他义父彻底决裂了。因李存信的挑唆,李存孝终于决定叛出河东。他先是在天长镇盘桓。后来成德军节度使王镕得知李存孝在天长,遂生招揽之意。亲自作书,向朝廷举荐李存孝为赵州刺史。
李存孝几经考虑,最终答应了王镕,移师赵州。名义上算是投靠了王镕,成为了成德军的一员。
因赵州与昭义军治下的邢州相邻,故而赵东阳屡次邀约李存孝一起游猎。李存孝本来不太愿意搭理赵东阳。但因之前在天长镇时,赵东阳曾对他有馈粮之恩。他便难以推辞,终于答应赴约。但是游猎的地点,他特意选在了赵州境内的赞皇山,而非赵东阳提议的鹊山。没想到赵东阳竟然欣然前来赴会。随行只带了七八个随从。
李存孝也是性情中人,见赵东阳行事如此洒脱放旷,亦觉欣喜,对赵东阳的好感顿时增添了几分。他于是也只带了三五个伴猎的手下,便与赵东阳一同进了赞皇山。
此时正值初秋,山间层林尽染,景色迷人。一行人一边打猎,一边赏景,心情都非常不错。行到这条清泉边,已近晌午,大家都饿了。收获也颇为丰富。赵、李二人便决定在这泉边歇息。就地升火,将野味烤来充饥。
李存孝没怎么吃肉,却一直大口大口的往肚中灌酒,表情也不似方才那般轻松,而是面露戚戚之色。赵东阳见李存孝如此,只是笑着摇了摇头,也不说话。一直到李存孝喝得微微醉了,赵东阳才道:“李将军何事苦闷?”
“唉!”李存孝只是叹气。
赵东阳原本席地而坐,这时他忽然站起,指着山下一片氤氲的开阔之境说道:“李将军觉得这赞皇山大吗?”
李存孝嗤笑道:“蕞尔小山罢了,如何比得了太行巍峨?”
赵东阳点了点头:“那李将军认为,这世上可还有比太行更大的山?”
“自然是有的。据说西域昆仑,乃万山之祖。本人虽然没有亲眼见过,但想必必然要比太行更加广大。”
“昆仑山我去过。”赵东阳面色平常的说道:“从昆仑的东边山脚,走到西边山脚,相当于从东海走到潼关。”
李存孝的表情略显错愕。他没想到世上还能有那么大的山。更没想到,赵东阳竟然如此见多识广。
“那么昆仑山,就是山之极致了吧?”
“非也。昆仑之南又三千里,吐蕃之境,有一高山,名曰喜马拉雅。又比昆仑山还要广大巍峨。吐蕃全境,只不过是此山的北面山腰。在那山南,更有一片沃土,是为佛国天竺。”
虽然从来没有听说过喜马拉雅的名号,但吐蕃和天竺两国,李存孝都是听说过的。他想不到,世界上还有这么大的山,竟能一山托两国。
“这山你也曾去过?”
赵东阳点了点头。他倒没有撒谎,高中毕业那年,他曾独自一人坐上开往拉萨的列车,去西藏玩了一个月。也算遥望过喜马拉雅山。
“难怪吐蕃人能屡破我大唐雄师,原来竟是有此神山庇佑。”李存孝的思绪被带到了万里之遥的广大山脉之中,一时愣了神。
“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赵东阳忽然吟了两句诗,接着问道:“李将军方才究竟是为何事苦闷?”
李存孝低声重复了一遍那两句诗,沉沉地说:“可惜我李存孝一世英雄,却无缘得见那诸多神山,只能像困兽一般,被拘于这狭小的赵州。”
赵东阳用深表赞同的语气...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