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沙皇和与他一同的地主统治阶级,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选项,是继续原来的传统,对国内实行高压政策,但是这样一来,很可能就会被暴力推翻,另一个选择就是主动求变,改革社会。这是一个没有最坏只有更坏的选择题,每一个选项都是痛苦万分,最终,沙皇选择了第二条路,开始了痛苦的变革。
其实,如果当时俄国的情形放在法国的话,那法国人民不知道已经起义多少回了,但是为什么沙皇还是坐的好好的呢?这跟俄国当地的局势有关。因为俄国在大航海时代之后,经济的发展就一直落后于西方国家,经济的缓慢导致了思想发展的缓慢,当同是基督教分裂的两兄弟天主教和东正教面对着地理大发现之后的巨变时,产生了截然不同的结果,天主教爆发了改变世界的宗教改革,并因此掀起了思想解放潮流,但是对东正教来说,却基本上没什么变化。结果,就是俄国农奴一直被封建思想所束缚,有着非常浓厚的皇权主义思想,在这种思想之下,俄国农奴得以忍受农奴制的压迫,得以接受封建地主的压迫。尽管他们经常掀起反抗地主、贵族和地方官员的斗争,但是他们不反对沙皇,他们觉得这跟沙皇没关系,如果沙皇是个有作为的统治者的话,农奴们还非常拥护、甚至是崇拜沙皇,沙皇被农门看成了人间的上帝。因此,虽然俄国农奴的反抗斗争此起彼伏,但是却没有形成个一个统一的、集群的反抗潮流。因此虽然看起来俄国四处冒火,到处冒烟,但是都只是“小打小闹”,对沙皇的影响很小。这也是为什么,俄国自建立之后,王权的更迭没有一次是因为国内农奴起义而发生的。
而对于新生的资产阶级,则是在俄国封建制度的羽翼之下成长起来的,从来就不是一个如同英国、法国、荷兰等国家那样的能够武装起义、进行革命的阶级。沙皇政府不但给予了他们种种特权,而且保持高额关税来保护本国的工商业。并且俄国的侵略政策,也为资产阶级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市场和原材料产地。为了增强他们,政府甚至还进行了大量的订货。因此,俄国的资产阶级与俄国的农奴制制度就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而不是像英法荷那样势不两立。所以,作为一个既得利益者,俄国的资产阶级肯定不愿意改变现状,肯定希望俄国的农奴制能够千秋万代才传承下去才好。
在克里米亚战争之后,仅年间,俄国爆发的农奴起义和暴动总计差不多290起,也就是说每年基本上60起,平均一个月5起,也就是说,不到一个星期,就会有一场起义或者暴动发生。剧烈动荡的局面,自然会引发统治阶级的思考,虽然有分歧,但是他们基本上达成一致,那就是农奴制得改了,不能不改了,但是怎么个改法,还是得说道说道的。当时,激进派就主张,应该彻底废除农奴制,而保守派,则认为是在不触动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情况下,废除农奴制。我们知道俄国能够支持激进的势力很弱小,俄国自上而下的改革自然而然就成了最后的选择。
在1856年3月3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召见莫斯科的贵族的时候,就已经看出来了改革的必要性,已经承认“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些”。等到了1857年1月的时候,亚历山大已经组成了一个农民事务秘密委员会,来解决遇到的问题。但是,参加委员会的基本上都是大地主,他们对于解放农奴这件事,实在是提不起哪怕一丁点的兴趣,根本就没干活的热情。委员会内既然没有干活的人,那自然就不会形成任何有用的结果。这个半死不活的委员会就这么一直拖着,直到在同年11月20日,允许成立的立陶宛三省贵族委员会。要求按照以下原则调整地主和农民之间的关系,相当于改革开放时期的深圳。要求如下:保留地主全部土地的所有权;地主享有世袭领地治安权;保证妥善地.全部地缴纳国税.地方税和货币税。
这基本上就是俄国政府的初步的改革纲领,这个纲领除了使得农民获得了人身自由之外,基本上没有触动封建制度的生产关系。该命令不但发到了各省省长,而且还在报纸上刊登公布。俄国改革迈出了第一步,但是这效果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