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
就在地主开始镇压革命派的时候,那些资产阶级在干什么呢?他们并不像英法等国的同辈一样,轰轰烈烈,而是公开站到了沙皇政府这一边,支持沙皇政府的政策。也难怪,毕竟俄国的资产阶级就是依附于地主阶级而生的,自然不可能站到地主的反对面上去。这些人对1861年2月19日的法令而欢呼雀跃,开始盛赞沙皇的“首创精神”和“坚定态度”。但是对农民和革命派则横眉冷对,采取一种敌视的态度,甚至还呼吁政府应该毫不留情地镇压,
除此之外,法令中还有一些其他的内容,在政治上,建立地方上的自治机构,也被称为地方自治局。在司法上废除了旧的等级审判制度,建立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并且实行公开审判。在教育方面,鼓励办学,扩大了大学的自主权,开始允许引进西方的书籍。在思想上,西方的资产阶级思想进一步传入俄国,使得越来越多的俄国人开始见到了自己与西欧的差距,开始纷纷要求改革。
其实,说起来,俄国之所以能够进行这种自上而下的改革,与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本人是有着非常大的关系的。而沙皇之所以能够选择主动改革而不是死硬到底,我觉得还是与他的成长环境是有关的。
在亚历山大二世的年轻时候的老师是当时俄国最著名的学者如可夫斯基,这位老先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学者,身上的人文气息非常的浓厚。而且,这位老先生在教这位未来的俄国的沙皇的时候,并没有仅仅教知识,或者仅仅教道德,他更看重的是对思想的教育。在俄国的历史上,不乏那些穷兵黩武的君王,对此,老先生是深恶痛绝的,他甚至还曾直言不讳:我最担心的就是亚历山大将来把整个俄国人民当做军团,把俄国当成一个大兵营。
但是,尼古拉一世却不是这么想的,他就觉得,作为俄国的帝王,那必须首先是个军人,只有成为了一个合格的军人,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领导者。所以,尼古拉的想法可以说和如可夫斯基一点都不一样,但是双方都想让亚历山大沿着自己的想法来成长,于是这两个人斗争的结果就是,亚历山大二世不但受到了良好的思想文化教育,具有人文思想,并且还收到了良好的军事教育,成为了一个合格的军人。
在亚历山大十九岁的时候,他完成了他的学业,包括数学、物理、地理、历史、神学等等在内的庞杂的学科,可以说,同此前所有的俄国沙皇相比,亚历山大二世所受到的教育是最好的。
除了教育之外,游历也是一种方式。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亚历山大在小的时候,就已经去过莫斯科、华沙和柏林,在学业毕业之后,在老师如可夫斯基的陪同下,亚历山大又开始了自己的旅行,只不过这一次他就换了一个身份,那就是俄国的皇储。在这次游历中,他几乎走到了俄国所有的省份,游历过程中,让他见到了社会的真实情况,这些情况震撼了亚历山大,成为日后改革的一个原因。
亚历山大不但走遍了俄国的土地,他也跟彼得大帝一样,踏出了国门,开始向西走去。20岁那年,他去欧洲旅行,在一年的时间里,先后到了瑞典、丹麦、德国、瑞士、意大利、英国、奥地利等国家,见识到了这些国家的情况。这些经历,让他看出了俄国和其他国家的差距,是一个开阔眼界的过程。
随着年纪的增长,开始逐渐参与政务,处理一些日常事务。起初尼古拉一世委托亚历山大负责俄罗斯的农业问题,在1850年后又逐渐任命他担任军队职务。在这一期间,亚历山大对俄罗斯农奴制的看法发生了转变,逐渐放弃了原来的保守思想,决定要逐步废除落后的农奴制。
俄罗斯在年克里米亚战争中惨败,使得俄罗斯国内朝野对尼古拉一世的不满达到了顶峰。半个世纪前称霸欧洲的俄军遭此惨败,暴露出装备落后,后勤运输和供应能力低下,军事思想陈旧,指挥无方等严重问题。恰好在这一历史转折关头,尼古拉一世病逝了。亚历山大二世接手的是一个危机四伏的俄国,但是也是一个有利于改革的环境,亚历山大二世进行了著名的1861年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