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提供了理论和经验,也为一些人搞阴谋诡计开了先河。
关于君主的权势,申不害认识得很清楚。在战国诸侯争霸的情形下,君主****是最能集中全国力量的政权形式,也是争霸和自卫的最佳组织形式。他说:“君之所以尊者,令也,令之不行,是无君也,故明君慎之。”令是权力的表现,是一种由上而下的“势”能。“权势”是君主的本钱。
珍说起来,所谓大道,所谓小术,不过是层次问题所带来的效果而已。
就以法家或者政治理论而言,所谓大道,乃是指整个的政治制度,政治制度需要的不是细节,不是具体政策,而是一个框架,是那种不管君主优劣好坏,都能够维持的框架。
说具体点,君主立宪、中央集权,三权分立,三省六部、分封诸侯,众议院……都是政策,可以说都是‘道’,或者说‘法’。
而所谓‘术’,可以说就是针对个人,当前的时政,当前皇帝的能力等等所进行的‘细节’。
就好比在君主集权制度下的各种变法,各种民政等等。确立君主的绝对权威并不是根本,而是根据君主自身的能力来决定该如何操作。
而韩昭侯无疑可以称得上是一个雄才伟略的君主。
申不害反对立法行私。认为国君既要掌握驾驭群臣的“术”,又要做到正直无私,这样臣下才能忠于职守。然而,《战国策》中却记述了这样一件事:申不害私下请求韩昭侯给自己的堂兄封一个官职,韩昭侯不同意,申不害面露怨色。韩昭侯说:“这可是从你那里学到的治国之策啊!你常教寡人要按功劳大小授以官职等级,如今又请求为没有建立功业的兄弟封官,我是答应你的请求而抛弃你的学说呢?还是推行你的主张而拒绝你的请求呢?”申不害慌忙请罪,对韩昭侯说:“君王真是贤明君主,请您惩罚我吧!”
换个角度来说,君主真要是坑爹,不可能照搬原来的‘术’,需要改变策略,运用其他的手段。
商汤名相伊尹就有这样的表现。
传说,太甲不遵守商汤的大政方针,为了教育太甲,伊尹将太甲安置在特定的教育环境中——成汤墓葬之地桐宫,他本人与诸大臣代为执政,史称共和执政。在伊尹创设的特定教育环境中,太甲守桐宫三年,追思成汤的功业自怨自艾,深刻反省,“处仁迁义”,学习伊尹的训词,逐渐认识了自己的过错,悔过反善。
当太甲有了改恶从善的表现后,伊尹便适时亲自到桐宫迎接他,并将王权交给他,自己仍继续当太甲的辅佐。在伊尹的耐心教育下,太甲复位后“勤政修德”,继承成汤之政,果然有了良好的表现。商朝的政治又出现了清明的局面。
而三国而言,诸葛亮相对就没这样的魄力,什么《出师表》的劝谏,根本就没什么卵用!
所以说,并不存在申不害的学说有问题,只是他既然选择以‘术’为本,那么能够选择出最为适应当前局势的‘术’来展,就是他能力的有力证明!(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