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要将彩色图像转为黑白,只需剔除色彩信息保留亮度信息即可。
传统照片可以翻拍做到,数字图像可以借助看图软件,做起来更加方便。
不过若是反过来,把黑白图像变成彩色,就要麻烦很多,需要人工为其添加缺失的色彩信息。
1839年,法国画家/化学家路易-J-M-达盖尔发明“达盖尔银版摄影术”。虽然这种木箱照相机需要持续曝光30分钟才能正常留影,使用起来很不方便,却已经初步解决了照相机的可用性问题。
此后不断有发明家投入到照相机和留影材料的改进中,等到美国人乔治-伊士曼开办的伊士曼公司在1885年推出透明胶卷,就已经和现代胶卷差不多了(一开始是易燃的赛璐璐胶片,后来改成更加安全的醋酸纤维胶片)。后来,这家公司又相继在1935年前后相继推出自带胶卷盒的135胶卷和彩色胶卷,彻底奠定了现代照相机/胶卷的组合形式,该公司后来改了名字,正是一度闻名全球的“柯达(Kodak)”。
只不过,彩色胶卷初期的价格非常昂贵,距离全面普及还要三四十年甚至更久的时间。
在此期间,摄影师们拍摄了大量的黑白照片,而终端用户却对彩色图像情有独钟,因而产生存在巨大的黑白变彩色市场需求。
在胶卷发明的同时,瑞士发明家汉斯-J-施密特发明了“Photochrom”照片上色技术,成为这类产品中的佼佼者。它的原理有些类似石版画套色印刷,工作人员将黑白影像翻印到涂有光敏试剂的精磨石灰石上,然后根据想象对颜色进行调整,最终叠印到一起,形成彩色图像,可以用来印刷明信片、海报之类的东西。
借助这一技术,美国底特律印刷公司印刷了很多彩色的风景、人像明信片,最多一年印了足足700万张。再后来随着大量成年男性被拖进一战战场消耗掉,1929年美股危机引发大萧条,让这些或宏大精美或异域奇葩的照片变得不再吃香,底特律印刷公司遂在1932年破产清算。
有意思的是,因为人工修饰时忽略了一些照片细节,色调选择也出于主观想象,这些照片具有类似油画、水粉画的艺术味道,反倒在公司倒闭几十年后在收藏市场获得新生。
等到个人计算机问世,软件能力越来越强,以往需要众多工序才能完成的照片上色,普通人借助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也能做到。
比起连续调整色调叠印的Photochrom,PS上色更加简单直观,但也费时费工,需要用户把照片按照颜色分区保存成不同的色相/饱和度图层,然后从相似的彩色照片上选取适宜颜色添加上去,最终保存成一张完整照片。而这种图像分区、选色、上色、合成的操作逻辑,显然很符合简单重复脑力劳动的特征,正是AI、尤其是深度学习型AI最适宜的战场。
借助互联网,研究者能够搜集到数以百万计的彩色照片,再将其批量转换为黑白照,就可以两两一组拿去交给深度学习网络进行训练。图像识别、上色技术对美颜相机极其重要,这一领域一直是蜜蜂研究院软件部门研究的重点,重要程度甚至还在芯片部门之上——蜂芯的CPU部分至今还没有抛弃ARM架构,GPU架构也基本不变,大框架不动,工作自然要偏向于修补优化,缺少前沿突破性研究。
借助在相关领域的深厚积累,蜜蜂相继推出漫画上色、照片上色软件,如今有把主意打到黑白老电影上面。
加上鲜艳的颜色,显然能让老电影焕发出不一样的魅力。作为试水之举,研究人员选中了抗日题材。抗日题材影视剧数量实在太多,相关影像资源极其丰富,很适合用来训练AI,后期人工调色修整也好有个参考。
恰好蜜蜂影业接了数码修复《地道战》的任务,研究院图像所便主动找上蜂影和八一厂,很快说服后两者,然后就有了现在这部彩色影片。
枪声在山谷里回响,鬼子在银幕上肆虐。
彩色重制版《地道战》正在放映中。
虽然有了色彩,画面却谈不上鲜艳清透,带着一丝朦胧与模糊。
观众们显然接受了这种风格,很快就沉浸在剧情中。
作为一部特殊背景下诞生的战术教学片,《地道战》的结构非常清晰。
开篇先是字幕介绍:“在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根据地的军民,……地道战,就是一个光辉的范例。”
然后便借助旁白介绍直入主题:1942年,抗战进入僵持期,日军为了掠夺人力和物质资源,在华北地区发动大规模扫荡,很快波及故事发生地高家庄。
老村长在外出开会时被打伤,勉强回到就咽了气,只留下一本仔细包裹的《论持久战》。村支书取出书本组织大家学习,决定听从上级指示把村民家里自发挖掘的藏身洞连起来形成地道。
地道刚刚挖好鬼子就来扫荡,日军分队长山田指示“悄悄滴进村,打枪滴不要”,却被支书高老忠偶然发现,连忙跑去敲钟示警。山田气急败坏掏枪打死高老忠,自己却被人偷袭,屁股上中了一枪,在伪军汤司令的建议下草草收兵。
老忠叔死后,民兵队长高传宝带领村民继续战斗,再一次拿起那本《论持久战》,领悟“消灭敌人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提议增强地道的攻击能力,完全体地道逐渐成型。再后来,靠着这座不断扩张的地道网络,村民识破了冒充“八路军敌后武工队”的鬼子特务、打破了鬼子的两次围剿,甚至把地道挖到鬼子炮楼下面,一举端了山田分队的老窝。
在“地道战、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的豪迈歌声中,电影也步入尾声。
看到留着仁丹胡的四眼鬼子被男主角只手生擒,在场的大人小孩纷纷发出叫好声,还有人忍不住鼓起掌来。
演职员表早在片头已经播过,片尾字幕只有一句干脆有力的手书题词:“人民战争胜利万岁”。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